助力硒產業技術進步,德源院士專家工作站主導制定7個團體標準
由德源集團牽頭發起成立的湖北省硒產業協會是湖北省的省級硒產業協會,并在新標準化法體系下,獲得團體標準審核備案及發布的相關資質。2019年歸口湖北省硒產業協會的團體標準共涉及規程類5個,產品類1個,規范用語指南類1個,經過立項前籌備,于2019年初啟動立項公示、征求意見稿討論公示,形成終審稿,并經過評審專家評審反饋和修訂,形成送審稿報送湖北省硒產業協會發布。
9月7日,湖北省硒產業協會2019年度省級涉硒團體標準的終審會議在武漢輕工大學成功舉行。國家富硒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主任、武漢輕工大學黨委副書記程水源教授,恩施州副州長、武漢輕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丁文平教授,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藥品安全評價中心所長樊柏林,長江大學園林園藝學院院長許鋒教授,國硒中心執行負責人、武漢輕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祝振洲教授,黃岡師范學院金衛斌教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農業科學院暨湖北省富硒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衛東、副院長向極釬、硒協同創新辦公室主任殷紅清,國家富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北)硒標準與檢測所所長薛華、副所長廖美林,武漢輕工大學湖北省產業教授、德源健康產業集團副總裁叢欣等專家領導出席,德源集團、中硒集團、徠福硒業等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此次歸口湖北省硒產業協會的團體標準,涉及富硒種養殖規程類的團體標準有《富硒香菇生產技術規程》、《富硒稻谷生產技術規程》、《恩施硒茶生產技術規程》、《蛋雞富硒飼養技術規程》、《恩施黑豬富硒飼養技術規程》等5項,首次引入生物強化技術標準和有機硒檢測標準要求,有力推動硒產業前瞻性技術標準體系發展;涉及產品標準類的有1項,《植物源高有機硒飲料》團體標準是在終端產品類應用的貫標和技術延伸,也是植物高有機硒技術體系在產業端快速應用和標準化同步的典范;涉及規范用語指南類的有1項,《硒元素科普規范用語指南》是針對目前硒與健康相關的夸大宣傳及科普不規范性的現實情況,基于硒元素與健康相關定義術語,以及有明確文獻或公知報道的功能性表述,在用語規范上形成推薦性指南,該標準是團體標準領域的形式創新。
此次7個標準,依托團體標準的技術領先性和產業前瞻性,首次按照產業鏈全覆蓋方式進行規劃,涵蓋了富有機硒檢測方法、種養殖生物有機硒強化、高有機硒原料來源、有機硒類終端產品及應用、市場終端規范及標準用語,體現了標準的有效性,支撐未來標準化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評審期間,與會專家對上述團體標準的科學嚴謹性、技術前瞻性,產業引領性和標準規范性均給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勵和建議德源從市場、用戶的角度出發,制定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團體標準,推動硒產業技術進步。
要將團體標準落到實處,關鍵難點在于標準的執行效果,我們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都是在探索中開展工作。德源集團副總裁叢欣表示,德源始終關注國際硒領域前沿科技,堅持科技引領,聯合武漢輕工大學于2018年獲批成立了專家工作站,以及國家富硒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發起和起草了首個植物高有機硒類團體標準《植物源高有機硒食品原料》T/ CHC 1001-2019的制定工作,該標準已由中國保健協會日前發布公告。